地球元宇宙10年,公元2031年1月25日
然子微微前倾,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在房间中缓缓响起:"易学的起源,可以追溯到远古的伏羲时代."
这句话并不陌生,在座的多数人都知道.然而,他接着说道:"最早的易经...是"元易"."
此言一出,商文顿时一怔——然子所说的"四易",果然包含"元易"!
"元易",不正是归元文化的核心吗?
对于其他人而言,"元易"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,让人倍感新奇.
然子环顾四周,见众人屏息聆听,便继续说道:"那个时代,伏羲不仅观察日月运行,四季轮回,还考量成败得失,生老病死...他将自然界与人世间的一切变化,尽数纳入思考之中."
他的声音时而低缓,时而高亢,仿佛带着众人穿越时空,回到那个混沌初开的远古年代.
"最终,伏羲悟出了...'天地合气,万物自生'的道理."
他稍作停顿,凌冽的目光扫过众人,随即接着说道:"基于这一道理,他结合圭表测日,阴阳之说,五行之论等,创立了'元易'卦画.这就是史书中'一画开天,肇启文明'的由来."
话音落下,房间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感叹声,仿佛众人终于捕捉到了某种深藏已久的智慧.
然子趁机端起水杯,轻抿一口后,继续道:"在文字产生后,人们将这些智慧整理编辑,形成了"元易"一书.它的开篇写道..."
他微微挺直身子,清了清嗓子,声音低沉而有力地朗诵道:"鸿蒙惟气,轮回无尽..."
商文猛然一震——这不正是自己苦苦寻觅出处的诗文吗?原来,它竟出自"元易"!
这段诗文古朴意深,仿佛蕴含着宇宙与人生的奥秘,震撼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.有人迅速拿起笔疾书记录,有人用手机敲字,还有人直接打开了录音软件.
待众人纷纷记录完毕,然子恢复了先前的姿势,继续讲解:""元易"又名"炁易".'炁'读作 qì,是这样写的..."
他拿起铅笔,在一张白纸上工整地写下"炁"字,然后展示给大家.
后来大家才知道,这是然子的讲课习惯——遇到生字,生词或晦涩的概念,他要么用电脑或手机打出来,要么直接手写,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.
然子用手指轻轻点着纸上的"炁"字,缓缓说道:"在古代,它与'气'的含义相通.但在道家看来,'炁'是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,是先天的本原."
众人面面相觑,眼中满是震惊与好奇.
然子微微一笑,温和地补充道:"关于宇宙之气与能量,现代量子力学已有相关实验支持.我们日后可以再深入探讨."
短短几句话,像火种一般点燃了大家的求知欲,也让整个房间的气氛变得更加专注.
然子放下笔,缓缓说道:"'元'意味着起始,根源,根本.轩辕黄帝正是将"元易"的思想融入医学,才著成"黄帝内经".这部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,并建立了'天人一体'等一系列医学理论."
房间内顿时寂静无声,连呼吸声都轻不可闻.商文的心却如湖面起风,层层波澜翻涌,往日困扰他的疑问似乎正逐渐清晰.
"接下来,我们再谈谈"道德经"."然子的语气变得深沉,""道德经"是对"元易"思想的解读与延伸.虽然二者并不完全等同,但"道德经"对理解"元易"意义重大."
众人交头接耳,低声议论着.有人忍不住问道:"那是否可以说,读懂"道德经",就能掌握"元易"的核心思想?"
然子微微颔首:"可以说是初步领悟,但若想真正明白"元易",还需要深入研究其卦象与卦辞."
他的话语铿锵有力,如同击响了一记洪钟,让众人心神震动,隐隐感受到"元易"的深远奥义.
然子见众人眼中闪烁着渴望求知的光芒,便继续说道:"如果想结合实际应用,大家可以读一读归元圣君对"元易"的补充注释.相比"道德经",这些内容更能直指"元易"的实用智慧."
说罢,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随即抑扬顿挫地朗诵起来:
"万物皆争竟,成败定福祸..."
这一刻,商文心头猛然一震,紧接着竟有些想笑——这段诗文,他早已烂熟于心!没想到,它竟然也出自"元易".
这么多年苦苦寻求的秘密,难道今晚都要揭晓?
然而,比起诗文本身,更令他惊讶的是它的作者——归元圣君!这不正是归元教的创始人蔡叔度吗?
然子先生...与归元会又是什么关系?
听到这段相对浅显易懂的经文,众人的情绪瞬间被点燃,纷纷交谈,称赞,甚至有人忍不住拍掌叫好.
然子微微一笑,双手合十,向众人致意,眼神温和而谦逊.
"所以,"元易",才是伏羲最早创立的易经."
他的声音不疾不徐,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.
""元易"是'三易'之本,为群经之首,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经典之一."
这一番话,让众人顿觉豁然开朗.
的确,这些描述若用于"元易",显得再合适不过;但若套用于"周易",却总有些牵强——毕竟,在"周易"之前,至少还有"归藏"和"连山"啊!
不少人开始低声讨论起"元易"与后世经典的关系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情,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门.
然子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,最后落在商文脸上:"这位同学,我这样讲解,能听明白吗?"
商文有点猝不及防,"能...能听明白.今晚...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."
"好!大家也都能听明白吧?"然子的目光又快速回扫众人一遍,见大家纷纷点头,便又继续说道:"下面我再给大家讲点新知识!"
""元易"最初的卦画,并非我们今天熟悉的易经卦象,而是由图案和符号组成,类似于图谶或传说中的'河图洛书'.这些卦画融合了阴阳,天象,四时,干支,五行等元素,展现出天地万物的和谐关系.后来,卦画被逐渐简化:阳爻以圆圈'O'表示,象征太阳;阴爻则以倒'Λ'字表示,象征月亮."
说到这里,然子拿起铅笔,在纸上清晰地画出了圆圈"O"和倒"Λ"字.
这一举动令众人一阵哗然,几乎每个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.
"原来易经的卦画,并非一开始就是阳爻为一实线,阴爻为一虚线呀!"有人忍不住低声惊叹.
然而,比起众人的惊讶,商文的震撼更甚.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纸上的符号,心跳隐隐加快.这...这不正是'元极灵钥'上的图案吗?
他下意识地伸手,摸了摸胸前衣襟下的"震宫灵钥"挂坠,心潮翻涌.
不过,还未等他细想,然子微微一笑,继续道:"你们可能更想不到,最早的"元易"卦象,其实只有六经卦,后来才发展为八经卦,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'八卦'."
"六经卦?"
"也就是说,八卦并非一开始就有八个经卦?"
众人瞪大了眼睛,纷纷低声议论,显然这个信息超出了他们的认知.
然子似乎看穿了他们心中的疑惑,语气平静地说道:"至于少了哪两卦,有兴趣的兄弟可以上网自行查阅相关资料,虽然网上并未提及'元易',但你们可以搜索'早期易经'的相关内容,或许会有所收获."
说完,他停顿片刻,端起茶杯轻啜几口,让众人有时间消化刚才的信息.
放下茶杯后,他重新拿起笔,一边在纸上勾勒出八卦的排列,一边讲解道:""元易"的八卦以乾卦为首,其顺序与方位,与'先天八卦'完全一致."
有人试探着问道:"然子师兄,是否可以这样理解——'先天八卦图'其实就是'元易八卦图'?"
然子轻轻点头,意味深长地说道:"不错.所谓'先天八卦',正是相对于"周易"的'后天八卦'而言.而"元易"作为易学的源头,其八卦图正是先天之始."
这一番话,让众人纷纷点头,仿佛一扇全新的大门正在他们眼前缓缓开启.由此可见,'元易'不仅揭示了天地合气的奥秘,更是人类文明智慧的源头.
商文则早已心潮澎湃.原来,他以为自己对易学已有所了解,殊不知所掌握的,仅仅是冰山一角!
今日所见所闻,不仅刷新了他的认知,更让他对易学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敬畏之情.
"接下来,还会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?"
他不由得握紧手中的笔,内心充满期待.
然而,在所有谜团之中,最令他迫切想要解开的,仍然是——然子先生,与归元会...到底有什么关系?